新聞詳情
古代龍骨水車的結構原理
日期:2022-07-12 02:58
瀏覽次數:163
摘要:
一臺古代龍骨水車模型,亦稱“翻車”、“踏車”、“水車”,省稱“龍骨”。漢族歷史上的灌溉農具,流行于我國大部分地區。。一種用于排水灌溉的機械。這種提水設施歷史悠久。因為其形狀猶如龍骨,故名“龍骨水車”
結構
其結構是以木反為槽,尾部浸入水流中,有小輪軸一。另一端有小輪軸,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。用時踩動拐木,使大輪軸轉動,帶動槽內板葉刮水上行,傾灌于地勢較高的田中。后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動力的水轉龍骨車,利用牛拉使齒輪轉動的牛拉翻車。以及利用風力轉動的風轉翻車。廣東等地用手搖的較輕便,施于田間水溝,稱“手搖拔車”。
龍骨水車適合近距離,提水高度在1~2米左右,比較適合平原地區使用,或者作為灌溉工程的輔助設施,從輸水渠上直接向農田提水。用于井中取水的龍骨水車是立式的,水車的傳動裝置有平輪和立輪兩種以轉換動力方向。
它提水時,一般安放在河邊,下端水槽和刮板直伸水下,利用鏈輪傳動原理,以人力(或畜力)為動力,帶動木鏈周而復始地翻轉,裝在木鏈上的刮板就能順著水把河水提升到岸上,進行農田灌溉。這種水車的出現,對解決排灌問題,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。初期的龍骨水車是用人力轉動的,后來我國人民又創制了利用畜力、風力、水力等轉動的多種水車。
尊敬的客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