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詳情
古代龍骨水車的組成與工作原理
日期:2022-07-11 07:34
瀏覽次數:429
摘要:
古代龍骨水車又叫翻車。它的***是東漢末年的宮廷發明家畢崗。主要由水槽、葉板鏈條、葉板、輪軸等部件組成。
東漢末年,漢靈帝不理朝政,喜歡大興土木,修建了繁華的宮殿和巍峨的城池。龍骨水車就是專門為都城洛陽郊外一條大路灑水的環衛工具。三國時期,發明家馬鈞改良了龍骨水車,使它變成了灌溉設備,廣泛地運用到了農業生產當中。
東漢末年,漢靈帝不理朝政,喜歡大興土木,修建了繁華的宮殿和巍峨的城池。龍骨水車就是專門為都城洛陽郊外一條大路灑水的環衛工具。三國時期,發明家馬鈞改良了龍骨水車,使它變成了灌溉設備,廣泛地運用到了農業生產當中。
裝好葉板的鏈條安置在矩形的水槽當中,水槽的上下兩端各裝有一只輪軸,上端是一只大輪軸,下端則是一只小輪軸。使用水車時,把水槽一部分和小輪軸沒入水中。
轉動大輪軸時,葉板鏈條帶動底部的小輪軸也開始旋轉,同時葉板不停地把水刮上來,從水槽的上端將水送出。這種裝置構造簡單,運轉穩定,可以有效地把河流、湖泊中的水汲入農田。龍骨水車是純粹的木質結構,因為葉板鏈條看上去就像一條粗壯的脊骨,由此得到了“龍骨水車”這個名稱。